为深化产教融合,打通理论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近日,武汉晴川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组织2022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专业142名学子,赴十堰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开展为期一周的认知实习。本次实习以“强实践、拓视野、筑根基”为目标,让学子们在工业生产一线感受专业魅力,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认知,为未来职业发展锚定方向。

安全先行 上好实习“第一课”
8月25日,实习活动正式启动,东风公司安全工程师肖安顺以“安全”为核心,为学子们带来入厂安全教育培训。他以“7·23”重大事故为警示案例,深入浅出解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细致讲解“四不伤害”原则与车间安全规范。学子们认真记录要点,通过案例分析深刻认识到:安全是实习开展的前提,更是对自身与他人的责任担当,为后续一线观摩筑牢“安全防线”。


一线探秘 解码现代制造的“硬核实力”
在一周的实践中,学子们走进东风商用车旗下多家专业工厂,近距离感受汽车制造全链条的技术魅力,在观摩与实操中深化专业认知。精益高精铜板带有限公司:从双流水平连铸线到铣面机、轧机、纵剪机组,学子们见证铜水经多道工艺精准成型的全过程,直观感受自动化生产线的高效与精密,对材料成型技术有了具象化理解。

大学生优秀实践示范基地:这里是理论落地的“练兵场”。在机械加工实训中,工程师详解夹具结构(夹具体、定位元件等)与定位原理,结合汽车转向车轮案例,拆解材料成型、去除、累加法三种工艺的工序逻辑;学子们还观摩单件生产阶梯轴的完整流程,将“机械加工工艺”从课本概念转化为实际认知。在电气配盘与PLC编程实训中,大家在指导下学习电机正反转电气原理图,用GX Works2软件编写控制程序并完成调试,实现自动化控制知识的“学以致用”。


汽车产业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机器人专业学子“进阶”实操——在已有ABB1410工业机器人仿真实操基础上,学习ABB1420型机器人的手动控制、六点定位法建系,成功编写程序让机器人绘制完整图形,亲身触摸智能制造的“精密脉搏”。


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整车总装车间的5G混流生产线令人惊叹。学子们目睹“定点、定质、定量”的高效生产模式,了解生产管理系统(MES)、能源管理系统(EMS)的运作逻辑,还观摩了车速、制动、侧滑等出厂检测环节,深刻体会汽车制造的“严谨标准”。

东实(十堰)汽车悬挂系统有限公司:从原材料剪切、加热、卷耳,到淬火、回火的热处理,学子们全程跟踪钢板弹簧总成、导向臂总成的生产流程,对双头卷耳机、自动轧机等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印象深刻,厘清了不同悬架系统的结构差异与适配场景。


东风华神车身事业部:焊接车间里,机器人精准完成电阻焊作业;涂装车间中,电泳底漆、机器人喷涂面漆、人工清漆喷涂与严格漆面检测环环相扣。最后,总装车间的内饰安装与雨淋密封性检测,让学子们读懂整车制造“细节决定品质”的真谛。


湖北安泰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作为车辆“神经系统”的底盘线束,其生产流程充满“精细度”——下料、端子压接、超声波焊接、封装、通电检测(导通与气密性测试)、外观检查,每一步都关乎车辆安全,让学子们认识到“精密制造”的重要性。


东风十堰铸造分公司:先进的HWS静压生产线展现现代铸造技术的“硬核”。学子们学习灰口铸铁、球墨铸铁等材料特性,了解型砂的耐火性、透气性等关键指标,掌握浇注温度、成分、速度的控制要点,从制模、造型到浇注、清理的全自动化流程,让大家对“工艺-设备-质量”的协同关系有了全新认知。


知行合一 在实践中锚定成长方向
一周的实习虽短,却为学子们打开了专业认知的新窗口。大家不仅深化了对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理解,更真切体会到工程师“严谨、创新、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此次十堰之行,不仅丰富了专业视野,更让学子们明确了未来学习的重点——将实践所得融入课堂知识,持续提升专业素养与实操能力,向着“优秀工程师”的目标稳步迈进,为未来投身机械工程领域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