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正文

传媒艺术学院

作者:时间:2022-04-21点击数:

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03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熟悉传媒经营与管理规则,能在新闻传播媒介、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从事新闻采编、策划、网络传播、传媒经营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

1.文化基础知识:本专业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中外文学、社会心理学、大学英语等人文与社会科学基本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出版、文化、宣传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2.现代科技知识:本专业需具备基本信息科学知识并掌握最新数字技术应用,学习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数据库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动画制作等课程。

3.专业基础知识:本专业需掌握新闻学概论、经济学原理、广播电视概论、新闻传播史、广告学概论、新媒体基础、大众传播理论、媒介伦理与法规、公共关系等新闻传播专业基础知识。

4.专业核心知识:本专业需掌握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多媒体新闻报道、新闻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广告策划与制作、媒介经营与管理、新媒体运营和媒介融合等专业核心知识。

(二)能力结构

1.技术能力: 具有扎实的多媒体新闻传播业务基础,掌握多媒体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基本传媒技能。

2.工作能力:能在各类传媒机构、网络和新媒体领域等从事信息传播、公共关系、广告策划与制作、市场调查分析、新媒体运营和媒介经营等工作的实践应用型人才。

3.社会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宣传协调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的心理承受和情绪调控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遵守社会规范等能力。

4.创新、创业能力:新闻学学生具有较强的现代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在社会实践中,要具备多学科交叉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具有运用多媒体新闻传播技术技能创新、创业的能力。

(三)素质结构

1.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具有良好的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2.文化素质:具有较强的人文社科素质,了解信息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熟悉新闻传播伦理法规,熟悉社会主义新闻的传播理念。

3.职业素质: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和形象思维,具有崇尚科学、求真务实的理性批判意识,具有良好的新闻传播专业素质。

三、专业主干课程

新闻学概论、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新媒体导论、中外新闻传播史、公共关系学、传播学院里、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媒介伦理与法规、网络新闻编辑、非线性编辑与制作、新媒体运营。

四、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文学学士

毕业条件与学位授予: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本专业制定的最低毕业学分规定,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安排的课程进行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学生修满147学分,准予毕业,颁发武汉晴川学院毕业证书。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按国家有关规定授予新闻学学士学位。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30309)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新闻传播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与法规,具有较高政治水平、理论知识、专业素养、艺术品鉴能力以及符合当前媒体发展需求的自主创新精神,具备一定文化功底以及播音与主持技能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传媒领域从事文案写作、栏目策划、电视节目主持、新闻栏目播音、出镜报道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基本规格要求

(一)知识结构

1. 基本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全面掌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相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综合掌握有新媒体的有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二)能力结构

1.技术能力:普通话语音标准,并具有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能力,独立主持两种类型以上广播电视节目的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能力,以及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制作、评论和分析的能力。

2.工作能力:在基本的基础上逐渐培养较高的人际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在团队中能够发挥带头作用,不仅可完成基本的播音主持工作任务,还可以独立完与播出任务相关的新闻采访、素材搜集、音视频编辑等工作。

3.社会能力: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学校对艺术类学生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生活感悟力。

4.创新、创业能力:熟练操作录音间、演播厅、非线性编辑所需要的各项技术,运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相关知识并结合自己身的特点在专业实践过程中进行创新。同时充分了解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开阔视野积极发现就业、创业机会并在专业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就业能力和创业思维。

(三)素质结构

1.道德素质: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与敬业精神;追求真实、为受众服务的信念;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

2.文化素质: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的补充各类文化知识,丰富文化涵养,在节目当中体现较高的文学修养。

3.职业素质:了解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科技常识,掌握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和外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动态。

三、专业主干课程

普通话语音、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文体播音、广播节目主持、电视节目主持、文学作品分析与表达、演讲与口才、影视表演、形体训练、出镜报道、影视配音。

四、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条件与学位授予: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本专业制定的最低毕业学分规定,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安排的课程进行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学生修满154学分,准予毕业,颁发武汉晴川学院毕业证书。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按国家有关规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30311T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电影与电视艺术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较高政治水平和艺术创新能力,具备影视摄影和制作的专业素质,能在各级电视台、网络与新媒体平台、影视制作公司及其它行业宣传部门等领域从事摄影、摄像、后期制作等岗位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

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文学、艺术学、经济学、哲学和历史等知识。

2.工具性知识:具有一定的英文写作和表达能力;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掌握文献、信息、资料检索的一般方法。

3.专业知识:掌握新闻传播、戏剧与影视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出版、文化、宣传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掌握影视视听语言、影视摄影、视频剪辑、影视特效与合成等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前沿技术与发展前景。

(二)能力结构

1.技术能力:善于运用视听语言进行艺术表述,熟练掌握影视作品制作的各项技能,如能够进行摄影及图片处理等工作;能够进行影视短片、电视节目、影视剧等的拍摄等操作;具有视频剪辑合成及特效包装与输出等能力。

2.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团结合作能力,能够配合导演、编导或独立进行影视节目制作等工作;具备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的能力。

3.社会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生活感悟力;具有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4.创新、创业能力:具备熟练运用影视专业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备清晰的职业规划以及一定的创业能力。

(三)素质结构

1.政治素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2.道德素质: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追求真实、为受众服务的信念;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

3.文化素质:具有理性的继承和批判精神;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与审美品位。

4.职业素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与敬业精神;具备对个人和集体目标、团队利益负责的职业精神;具备积极探索或推进新的传播技术、技能的进取精神。

三、专业主干课程

广播电视概论、视听语言、摄影艺术与技术、影视摄像基础、非线性编辑、影视剧本与非镜头脚本、影视剪辑艺术、数码暗房技术、影视特效。

四、学制与学位

学制:4年

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条件与学位授予: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本专业制定的最低毕业学分规定,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安排的课程进行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学生修满 154 学分,准予毕业,颁发武汉晴川学院毕业证书。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按国家有关规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30305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广播电视艺术学基本知识,具有较高政治水平和艺术创新能力,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创作以及网络视听节目生产等方面的专业素质,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网络媒体以及其它宣传部门或文化传播领域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制作、编剧、媒介运营等岗位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

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学、艺术学、经济学、哲学和历史等知识;政治、法律法规方面的公共政策和管理知识。

2.工具性知识:具有一定的英文写作和表达能力;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掌握文献、信息、资料检索的一般方法。

3.专业知识:掌握新闻传播、戏剧与影视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出版、文化、宣传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网络视听节目生产与运营所需的策划、采访、拍摄、编辑、播出管理等专业知识。

(二)能力结构

1.技术能力:具有创新性思维,善于运用镜头语言进行艺术表述,熟练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创意、制作与传播等方面的各项技能,如节目策划、采访、摄像、照明、撰稿、剪辑、营销等。

2.工作能力:能够带领团队或独立进行新闻采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及艺术编导等方面的工作;具备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的能力。

3.社会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生活感悟力;具有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4.创新、创业能力:具备熟练运用影视专业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备清晰的职业规划以及一定的创业能力。

 (三)素质结构

1.政治素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2.道德素质: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追求真实、为受众服务的信念;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

3.文化素质:具有理性的继承和批判精神;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与审美品位。

4.职业素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与敬业精神;具备对个人和集体目标、团队利益负责的职业精神;具备积极探索或推进新的传播技术、技能的进取精神。

三、专业主干课程

广播电视概论、视听语言、广播电视栏目策划、影视导演基础、影视创意思维训练、摄影艺术与技术、电视摄像与编辑、非线性编辑、影视剪辑艺术、纪实节目创作。

四、学制与学位

学制:4年

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条件与学位授予: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本专业制定的最低毕业学分规定,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安排的课程进行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学生修满154学分,准予毕业,颁发武汉晴川学院毕业证书。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按国家有关规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0306T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系统的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理论和运行规律等专业知识,具有网络与新媒体信息产品的策划、制作、运用等技能,具有新媒体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表达能力,能够在互联网和新媒体企业从事互联网产品开发设计、管理、运营及团队协作等工作,能够在各类传播机构、企事业单位的新媒体部门从事互联网内容生产、数据分析和运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

1.掌握新媒体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熟悉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的基本业务。

2.掌握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熟悉计算机和现代新媒体技术基础知识以及相关应用。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在外语的听、说、读、写、译方面达到较高的实际应用水平。

4.掌握新媒体营销策划的相关原理和知识,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媒介调查、媒体策划与运营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二)能力结构:

1.具备与新媒体工作相适应的理论学习能力,并掌握持续学习的方法。  

2.具备与新媒体行业发展变化相适应的业务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3.具有良好的网络和书面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4.具备计算机和现代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

5.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社会科学调查与研究能力。

    (三)素质结构

1.政治素质。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维护国家利益,遵纪守法。

2.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始终坚持新闻真实性等基本准则以及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理想。

3.专业素质。具有清晰的新媒体从业者的角色认知、具备积极乐观、 竞争协作的良好个性,掌握新媒体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具备创业基本素质。

4.身体素质。身心健康、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标。

三、专业主干课程

新闻学概论、传播学原理、中国新闻传播史、新媒体导论、新媒体广告、市场营销学、媒介伦理与法规、数字媒体技术、公共关系学、数字媒体技术、网页设计与多媒体、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非线性编辑、数据挖掘与分析、新媒体写作、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

四、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毕业条件与学位授予: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本专业制定的最低毕业学分规定,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安排的课程进行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学生修满150学分,准予毕业,颁发武汉晴川学院毕业证书。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按国家有关规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上一篇:外国语学院
下一篇:设计工程学院

Copyright © 2017-2020   武汉晴川学院   鄂ICP备10004916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   邮编:430204